
今天跟兩個同事去拜訪客戶
聊著聊著, 同事A突然問對方 "年終領的好不好?"
因為對方工程師才剛來半年, 而且我們都是初次見面
一聽這句, 我心頭不免一沉
但因為話已經說出口, 只能在心中暗自嘀咕怎麼會問這種話
雖然對方簡單用 "才來沒幾個月" "業界都差不多啦"帶過
然後又繼續聊, 結果同事A又出題了"為什麼會想換來這邊上班?"
這下我就真的傻掉了, 我心裡不斷的OS"妳到底是想知道什麼??"
我不知道對方心裡對這樣的提問會有何感想
但我肯定不會對一個初次見面的人回答這種連在履歷上都不見的會寫的真正答案
而這個問題, 對方工程師也只是抓抓頭髮"就想換個環境"
跟客戶談完後, 對方一離席, 我馬上出手
"我覺得妳剛剛不應該問人家有關年終跟換工作的事情"
"尤其是第一次見面, 有些私領域上的東西, 不應該是在這種地方拿出來聊"
另一個同行的同事B也異口同聲說他聽到那句話也是整個背脊涼了一下
而我那可愛的同事A信心滿滿的回說
"我覺得對方是個可以問這些問題的人啊"
"你們對談可以多一些不一樣的話題啊"
我臉色又更不好看的繼續說
"你憑什麼認為一個初次見面的人就可以無所謂的看待這些提問?"
"而且在場除了妳之外的三個人有兩個人都覺得這樣的話題並不適宜"
同事A也接著自我感覺良好的回說
"你們覺得不妥, 不見的人家就跟你們一樣感覺"
她說了這句, 換我無言了
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
是, 我們是沒辦法知道對方當下的感受
我們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對這種有點敏感的問題覺得無所謂
但, 她還是就這樣問了
哪些問題本來就可答可不答
我猜想一般人就算覺得不方便說, 也會含糊帶過
如果知道問這樣的問題不會有答案, 那又幹嘛要問?
我真不知道她這樣探人隱私的用意何在
就算想找些別的話題
幹嘛不問 "你有幾個女朋友?"
自我感覺良好
其實是一種強加的形容詞
當我用這句話套在別人身上
何嘗不也是用自己的感覺在評斷別人
我不是魚, 我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